示范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模式探讨

点击数:363 | 发布时间:2025-08-08 | 来源:www.93fr.com

    近年来,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遭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学校大力展开基地的建设,很多专家、学者对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了有益的研究,但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有关基地运行管理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示范高职院校在国内率先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其在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中积累了经验。本文剖析示范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模式,旨在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经验。

    1 示范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投资主体

    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方位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的若干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样化的原则,多途径、多形式筹备资金;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变实训、实习基地条件。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同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在示范建设期间,示范高职得到中央及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同时加强自己的资金投入,并依据《建议》的精神积极引入企业资金,着力推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事实上,政府、学校、企业成为了示范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三大投资主体。

    2 示范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现有些管理模式

    从投资主体、管理主体的角度看,目前示范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模式主要有四种。

    2.1 学校自主管理模式

    这一管理模式的投资主体是政府或学校,学校借助实训基地的设施,依托自己的师资力量,用自集资金,对基地进行自主管理,包含基地教学管理,也包含基地商品的自主开发、生产、销售。现在,大部分示范高职院校使用的是这一模式。

    2.2 企业管理模式

    这是企业自主投资、自主经营、自主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形式。其特征有: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投资主体是企业;示范高职院校一般提供土地或厂房;企业提供设施、资金、职员和技术,自主从事商品的开发、生产及销售;企业按校企双方的协议接纳学生学习实训。

    2.3 企业承包管理模式

    这一模式中,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所有权与用权离别,基地由示范高职院校投资建设,学校拥有基地的所有权,基地建成后,学校通过承包合同将实训设施、设施的用法权承包给某企业,承包方按协议承担学生实训任务并向学校缴纳肯定的承包金。企业在合同期间内拥有基地用权。

    2.4 个人承包管理模式

    这一模式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示范高职院校用自集资金或获得的政府拨款而建成,由社会职员或校内教职工进行承包管理。该模式与企业承包管理模式一同之处:学校与承包方签订承包合同;所有权与用权相离别,学校拥有基地所有权,承包方通过承包合同获得基地的用法权。与企业承包管理模式区别在于,个人承包管理模式的承包方为个人而非企业。

    3 示范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现有管理模式剖析

    对示范高职来讲,熟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各种管理模式的利弊,能够帮助其选择合适的模式。

    3.1 学校自主管理模式剖析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学校自主性和可控性较强,管理困难程度较小,实训、生产和技术服务的形式与过程具体由学校教师控制;能更好地面向示范高职的专业;兼顾了生产和实训,便捷学生参与实训,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便于教师到实训基地挂职或进行实践训练,便于学生在实训基地勤工俭学。

    不足之处主要有:实习实训及生产活动中有很多的耗材投入,因此,运营管理本钱高;基地总体生产性项目偏少、层次低,服务收入低;基地责权不明晰,浪费紧急,缺少科学的勉励和问责机制。除去前面三个方面,还有一个很突出、也是被忽略的问题:以政府为投资主体的实训基区域域共享程度低。示范高职部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政府出资建设的,基地建成后仅为某所示范高职院校服务,用范围窄,设施借助率低,这也致使政府重复投资,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支出,这需要引起高度看重。

    3.2 企业管理模式剖析

    这一模式的优点有: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期间,由企业出资购置设施,这为示范高职院校节省了大笔资金;基地运行管理期间,示范高职院校不需要支付设施维护费、实习实训耗材费,降低了实习实训成本支出;实训基地本身就是真实的企业环境,达成了学校学习与实质工作的“零”对接。

    该模式的缺点有:企业完全根据实质生产的需要设计和建设基地,不可以做到生产场地与教学场地的融合;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保证商品水平,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实训的时间有限,实践教学的安排受企业生产的限制比较大。这都体现了企业效益目的与学校人才培养目的的冲突。

    3.3 企业承包管理模式剖析

    对示范高职院校来讲,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由企业承包管理,不但可以省去设施维护费、实习耗材费,减少基地运营管理本钱,还能从承包方获得肯定数额的承包收益。另外,基地由企业进行经营和管理,学生基于企业真实任务进行实习实训,可以更好地提升专业技能。但,企业为了追求较大的经济利益,或限制学生实习实训时间,或是将学生当成便宜劳动力,仅让其重复地从事简单的劳动,实习实训流于形式,学生能力培养落不到实处,达不到学校教学的需要。可见,与企业管理模式一样,该模式也面临学校人才培养目的与企业效益目的的冲突。

    3.4 个人承包管理模式剖析

    跟企业承包管理模式一样,个人承包管理模式不只减少了示范高职院校基地运营管理本钱,还让学校从承包方获得承包收益。除此之外,实习实训时,学生参与面比较广。该模式不足之处:管理不够规范,商品生产本钱比较高;学生被当作便宜劳动;营运管理水平低,企业化程度不高,学生实训成效减少。该模式适用于规模较小、商品较单一的实训基地。

    4 示范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模式的新进步

    在了解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现有管理模式利弊之后,示范高职院校需要依据实训基地的新特征,不断革新,在现有四种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探索新的模式。

    4.1 政府授权维管模式

    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建在示范高职院校内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其所有权归政府,该基地是公共实训基地。政府投入资金购置实训设施,政府拥有基地设施的处置权、监管权。目前的状况是:基地建成后,政府将基地交给某所示范高职院校负责管理,实训基地仅由该校用,设施借助率低;在同一城市校际间重复建设同一专业的实训基地,导致资源的浪费。笔者觉得,政府授权维管模式可以有效解决这类问题。

    所谓政府授权维管,就是政府授权示范高职院校或是几所高职院校负责公共实训基地的平时维护和管理工作。在服务面向上,此管理模式的实训基地面向某个地区内高职院校开放,基地设施免费用,但实训耗材采取哪个用、哪个承担的方法。

    政府授权维管模式的优点有:面向社会,资源共享,具备较好的规模效益,地区优势互补,防止校际间的重复建设,以较少投入达成了资源的最佳化,有益于推进基地产业化建设。其缺点有:政府一次性投资大;设施折旧快,工具、耗材和修理保培养本高;校际间协调困难程度大,协调不好会导致更大的浪费。

    4.2 股份制营运管理模式

    股份制营运管理模式是由学校与企业一同出资设立股份公司,使用股份制管理模式。该模式中,学校和企业根据现代企业规范,学校投入土地、厂房、设施及资金占有股份公司(即基地)部份股权;企业投入设施、资金及顾客资源等资源占有基地部份股权,学校和企业按协议及股份参加基地的管理、享有分红。

    该模式的优点有:集中了学校和企业的资产、人才等资源;产权明确,权责明确,勉励与监督机制完善;学校、企业、基地之间财务独立,往来账务明晰,利益分配明确,校企间的矛盾较少;管理规范,运作有效,可以达成自我造血,有益于长期进步。对示范高职院校来讲,因投入资源参股,可以较好地协调实践教学与生产经营之间的矛盾,在尽可能保证学生实训水平的首要条件下,谋求基地的经营利益最大化。这是一种值得使用的管理模式。该模式主要不足之处是股份公司设立程序严格、复杂。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